發布時間:2019-07-26 14:03:32點擊率:
之前提到無人駕駛是一種駕駛形態,安防弱電工程稱要探討車路協同對無人駕駛的影響也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
對駕駛人行為的影響
車路協同環境對駕駛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駕駛行為過程總體上可以分為感知、判斷和操作3個階段。其中,車路協同環境對駕駛行為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前2個階段。感知階段是后續各個階段的基礎,快速獲得準確的信息是保障后續正確判斷、準確操作的基礎,影響駕駛人感知速度和準確程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注意力分配和信息負荷大小。在使用車路協同系統時,駕駛人的精神狀態如眨眼頻率、心跳頻率等均表明駕駛人的緊張程度的感知會比不使用車路協同系統時低。相比與年輕人,車路協同系統對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它能夠提高駕駛人的感知水平,縮短駕駛人的感知時間。
傳統的駕駛行為主要由以駕駛人為核心的感知、判斷和操作過程構成閉環的控制系統。車路協同技術的安全應用,改變了汽車的駕駛過程。車路協同技術安全應用可以分為2類:一類是以預警為目的的安全輔助系統,另一類以自動控制為目的的安全輔助系統。
從系統可靠性的角度看,以預警為目的的安全輔助系統可以認為是在感知階段與駕駛人的感知并聯了自動感知系統。該系統的并人,能夠提高駕駛人的感知水平,縮短駕駛人的感知時間。另一方面,車車/車路協同在感知的基礎上還進行危險的判斷與預警。盡管該系統判斷和預警的結果還需要駕駛人在此基礎上做出決策,但也會有效縮短駕駛人的判斷決策時間。對于并聯系統,系統的可靠性要高于其單個的子系統可靠性。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說,以預警為目的的車路協同安全應用系統的引入,可以提高感知過程的可靠性。與以預警為目的的安全輔助系統不同的是,具有自動控制功能的安全輔助控制系統在對車輛的安全狀態進行判斷后,不但給駕駛人預警信息,還在必要的情況下向車輛的自動控制機構(如制動控制機構、加速控制機構)發出自動控制指令。從系統可靠性的角度出發,該系統不但在駕駛人控制系統的基礎上在感知環節并聯了自動感知子系統,還在操作階段并聯了自動控制子系統。正如前面論述的一樣,在各個子系統可靠性不變的情況下,整個系統的可靠性會有所提高,因此車路協同技術的引入,應該可以提升行車過程的安全可靠性。
誠然,車路協同是當下與無人駕駛最為相關的革命性技術,但在強調其對提升行車安全性能的同時,要重視該技術的應用對駕駛人的影響,雖然是無人駕駛,但科技依然以人為本。
邁向未來的無人駕駛,還在理想階段,但是這是大勢所趨與全人類的共同意向。隨著數字世界的變化發展,交通和城市安全也因為自動化而漸漸轉型變革。自動駕駛和其他類似的智能交通系統都在逐漸實現對周圍環境的感知,甚至可以實時對其他車輛和行人的移動自動作出反應。當然,這一切都依賴于車聯網與無人駕駛技術的交互共同發展。總之,從當下來看,車聯網為無人駕駛作了鋪墊,也讓它離我們越來越近。
下一篇:電子圍欄的廣泛使用必將成為趨勢